8月31日,《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全球同步首发。这是第一部由中英两国出版社合作编写的词典,共收录词汇和翻译67万余条。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李肇星发信祝贺,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出席首发式并致辞。
李肇星代表中国翻译协会对《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的出版表示祝贺。他在贺信中说,这部词典能够适应许多中国人学英语和外国人学汉语的需求,它对英语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讲解深入浅出,比较全面和严谨,有助于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在致辞中,阎晓宏首先向为《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的出版付出了6年心血的编辑和专家、学者致敬。他说,这部词典的出版不仅仅意味着一个项目的成功,更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的确立,是从单纯引进模式向合作编写模式的转型。阎晓宏说,新闻出版总署鼓励中外出版界探索更多合作模式,开展深层次合作,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由牛津出版社和外研社共计60名编译人员历时6年编纂而成。编译者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词典编纂系统上同步工作,随时查看、修改编纂内容,交流、讨论相关问题。20亿词的牛津英语语料库、泛华语共时语料库(LIVAC)等基础资料,使得该词典不仅拥有海量信息,而且实现了用现代化、口语化的语言对词条进行解读。
除海量、全面之外,该词典还重点关注了塞翁失马、杞人忧天等外国人难以理解的中国成语。编辑人员在中国成语上下足了工夫,力求翻译精准到位。比如,成语塞翁失马,其字面解释是“一名边疆老人丢失了他的马”,这对外国人来说毫无意义,在词典中用“看似坏事的好事”(a blessing in disguise)来表示。另外,词典还广泛收录了山寨、愤青等中国网友常用的网络流行语,并加以注释。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王玉娟 周翼双 )
- 上一篇:三位资深出版人著述出版改革历程
- 下一篇:中国图书版权引进朝着理性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