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模2000种左右,其中图书1700种
9月27日----28日,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论证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70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项目规划评议、把脉。
邬书林在讲话中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央领导同志亲自调研,提出明确要求;中长期规划在推动出版业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社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出版业制定中长期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实施出版精品战略,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全面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向出版强国跨越的目标。
邬书林对做好“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编制工作的目标、规模和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确保质量标准,力争规划出一批反映当代中国思想创新、科学发现、技术进步、管理经验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精品力作,规划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力作。二要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听取专家学者、出版单位、管理部门的意见。三要做好相关衔接,与国家出版基金评审、出版政府奖评奖、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等工作有机统一,对规划实施好的出版单位给予表彰。四要实施动态管理,每年都将检查项目进度,并对规划项目进行相应的增补和调整。五要狠抓规划落实,出版单位要做到人员、资金、时间三落实,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他强调,五年规划就是体现国家文化最新成果、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中华文明、反映时代精神、促进文化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精品平台。
据了解,“十二五”出版物规划将由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子规划3大部分组成。子规划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规划、未成年人出版物出版规划、少数民族出版规划、古籍出版规划、“走出去”出版规划。项目形式包括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规划总体规模为2000种左右,每年适度调整。其中,图书规模在1700种左右,音像制品规模200种左右、电子出版物规模100种左右。“十二五”出版物规划将围绕10个重点进行。一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研究最新成果的选题。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题。三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选题。四是跟踪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选题。五是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选题。六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选题。七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选题。八是具有重大文化传承价值的选题。九是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选题。十是围绕重大主题活动的选题。
截至9月10日,全国出版社共申报“十二五”规划项目5041种,其中图书4264种、音像547种、电子出版物230种。申报图书项目的出版社有505家,占图书出版社总量的87%;申报音像项目的出版社有156家,占音像出版社总量的41%;申报电子出版物项目的出版社有98家,占电子出版社总量的38%。31个省(区、市)均申报了项目,这表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经过初审和筛选,此次提交专家评审和论证的项目共3916种,其中图书3194种、音像500种、电子222种,涉及马列主义、哲学、政治、法律等41个类别。
据悉,国家五年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从1989年开始制定,自“八五”规划开始,至今已制定并完成了4个五年规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美术全集》都是五年规划的成果。经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完成国家重点图书1397种,音像、电子出版物531种,完成率达93%,为历史最高水平。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副司长朱启会、陈亚明等参会。
(作者:王坤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 上一篇: 红土地上的使命与良心
- 下一篇:中国书业流通“大标准”有望陆续出台 影响书业全局